人民网长春1月17日电 (李洋)“吉林应大力在精准引才、系统育才、科学用才、用心留才等方面持续下功夫,通过进一步完善人才机制,为‘专精特新’企业增智赋能。”吉林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期间,吉林省政协委员、吉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孙杰光关注“专精特新”企业人才建设情况,并带来了关于优化人才引进机制等方面的相关建议。
吉林省政协委员、吉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孙杰光。人民网李洋 摄
今年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梯度培育工程。启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破茧成蝶”专项行动和科技人才助力企业创新跃升三年行动。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孙杰光在聆听报告后十分欣喜,他表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壮大的核心要素靠创新、关键因素在人才,要积极落实好人才政策,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吉林全面振兴新突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数据显示,经过多年培育和吉林各级党委政府强力引导,吉林省“专精特新”企业呈现出规模稳步扩大、效益持续向好、品牌效应显现等特点。截至2022年底,吉林省现有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59家;省级“专精特新”606家,并形成了一批在行业细分领域“叫得响”的名优特产品,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进一步发挥,集聚创新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去年,孙杰光曾专门带领团队深入吉林省九个地市(州)进行调研,并组织开展关于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人才支撑体系的专项研究。根据调研结果,孙杰光认为,吉林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势头强劲,但部分地区、部分企业也同时存在人才结构有待优化、人才评价适用性不强、人才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吉林振兴,关键在人。为助力吉林省建设成人才聚集高地,为“专精特新”企业增智赋能,孙杰光在认真分析研究后,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进一步优化人才引进机制。孙杰光表示,要突出“高精尖缺”人才精准引进,聚焦“一主六双” 高质量发展战略和实施“百千万”产业培育工程,加强企业人才发展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围绕重点领域发展,定期发布急需紧缺人才目录。推进“一事一议”“一人一策”制度,根据人才个性化需求给予量身定制、提供具有激励性的政策支持。
“可以尝试通过梳理‘专精特新’企业意向合作的科研人员、高技能人才等名师名匠需求清单,探索名师名匠互派、互助机制,深化互动交流。”孙杰光希望能创新人才灵活引进,“大企业专家可以当‘星期日工程师’,每周抽一天到‘专精特新’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吉林财经大学是国家税务总局和省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作为该校党委书记,孙杰光表示,财经高校必须紧盯服务吉林经济主战场和各类市场主体人才需求,构建“政行企校友”协同育人新机制、新模式。“可以在高校设立‘产业人才奖学金’,拓展‘订单班’培养,共建企业研究院和博士后工作站,共办现代产业学院和现代产业学院协作体、MBA短训班,建设一批较高水平服务企业的教育培训基地。有些做法我校已先后落实,并取得了实效。”
此外,孙杰光还建议强化高技能人才培养,鼓励“专精特新”企业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大力实施新型学徒制,组织员工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开设“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训,持续释放“小巨人”企业的巨大能量。
(责编:李洋、谢龙)